
记者 黄寿赓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商业载客首飞,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随着C919完成商业首航,产业链上相关概念股也获得一波拉升机会,5月29日开盘,大飞机概念股集体高开,西测测试涨超10%,润贝航科一字涨停,通达股份、爱乐达、华力创通、博云新材、广联航空等涨超5%。

C919成功完成商业首航(图源:中国商飞官网)
据悉,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2022年9月29日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交付,2023年5月28日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在C919研发、制造、测试过程中,多家国内企业参与其中,比如C919大型客机项目首架机头下线于中航工业成飞民机,首架机前机身部段、首架机中后机身部段下线于中航工业洪都公司,首架机中机身部段下线于中航工业西飞,首架机后机身前段由中航工业沈飞民机交付。
除了这些航空工业龙头,还有多家公司为C919提供细分领域的支持。国睿科技参与了C919大飞机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西部超导参与了C919大飞机材料的研制,是其部分材料供应商;楚江新材子公司江苏天鸟生产C919飞机碳刹车预制体产品;润贝航科深度参与了国产商用大飞机项目航空化工及复合材料的选型、标准制定与认证,并在C919飞机首飞成功后被商飞授予“C919”项目首飞先进集体称号;西部测试取得了中国商飞试验资格证书,并为C919等商用大飞机提供了相关的测试服务。
根据中国商飞公开消息,从订单数量看,C919订单已超千架,参考中国东航公告披露的目录价6.53亿/架,目前订单金额已经高达7280亿元,未来5年C919年产能到达150架,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提升。
《中国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则显示,未来20年我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284架客机,占全球21.9%,交付价值达1.47万亿美元,占全球23%。其中,C919对应座级的飞机或将占据一半以上市场空间,据中国商飞预测,2022-2041年中国市场C919对应座级的飞机或将交付6288架,占比67.7%,对应价值量约7493亿美元,占比51%。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C919项目已从全面研制向产业化阶段转型,未来5年,大飞机产业链将受益“C919产业化进程提速+ARJ21稳定批产”双轮驱动。同时,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是未来产业链供应链的主旋律,重点看好大飞机产业链核心配套环节。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在机体结构产业链,居于“大部段”的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中航电测,从事零部件加工的中航重机、爱乐达,主营钛合金的西部超导、宝钛股份,主营碳纤维的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楚江新材有望受益;机载系统产业链建议关注系统供应商中航电子,主营元器件的中航光电、航天电器,专注刹车盘/系统的北摩高科、博云新材;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建议关注主机厂航发动力、核心配套航发控制、航发科技、高温合金抚顺特钢、钢研高纳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