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北京作文题目出炉。以下是DeepSeek写的作文,你觉得能打多少分?

(新闻链接: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运动员在中长跑时会出现“极点”反应:呼吸艰难,四肢乏力。但通过调整节奏、激发斗志,越过极点后,身体会重获活力,奔跑会进入新阶段。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其实,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

请以“由‘第二次呼吸’说开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突破极限的智慧》

运动员在中长跑中经历"极点"时,身体仿佛到达极限,呼吸艰难、双腿灌铅。然而只要调整步伐、咬牙坚持,便能突破瓶颈,迎来"第二次呼吸"的畅快。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体育竞技中,更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奋斗历程中。从个人奋斗到国家发展,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第二次呼吸"的智慧始终指引着我们跨越困境,迎来新的生机。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正是一部不断突破"极点"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陷入混乱。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极点"中,诸子百家争鸣,儒家讲仁政、法家重法治、道家倡无为,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根基。孔子周游列国,虽"累累若丧家之犬",却培养弟子三千,开创私学先河;商鞅变法虽身死车裂,却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制度基础。这些先贤们在文明发展的"极点"时刻没有退缩,而是以智慧和勇气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了"第二次呼吸"。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是这种在困境中坚守的精神,让中华文明一次次焕发新生。

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第二次呼吸"的智慧同样熠熠生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他跋山涉水,亲尝百草,曾言:"虽九死其犹未悔。"最终完成了这部被誉为"东方医药百科全书"的巨著。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志解决粮食问题,面对国际学术界的质疑和实验的屡次失败,他坚持在田间地头反复试验,终于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这些成就不正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极点"时刻坚持到底,最终迎来"第二次呼吸"的生动写照吗?

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更是诠释了"第二次呼吸"的深刻内涵。近年来,面对某些国家的技术封锁,华为等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在芯片研发等领域实现突破。任正非说:"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这种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精神,正是民族复兴路上的"第二次呼吸"。

从个人到国家,从古至今,"第二次呼吸"的智慧始终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它告诉我们:发展的道路上必有艰难时刻,但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坚持奋斗,就一定能突破瓶颈,迎来新的生机。正如苏轼在《晁错论》中所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居安思危,在顺境中不忘提升自我;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坚持突破创新,这才是"第二次呼吸"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让我们传承这种智慧,在各自的领域不断突破"极点",共同谱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2)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在闪耀,如比赛记分牌、新年倒计时、车站电子时刻表、智能家电显示屏等。数字闪耀之时,可能是激动的时刻,可能是收获的见证,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

请以“当数字闪耀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数字的温度》

"5、4、3、2、1!新年快乐!"电视机里传来跨年晚会的欢呼声,我抬头望向墙上的电子钟,红色的数字刚好跳转为"00:00"。这一刻,2024年真的来了。

窗外突然传来"砰砰"的声响,一朵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我跑到阳台上,冷风扑面而来,却挡不住心中的暖意。楼下的广场上,人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有人举着手机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有人相拥而泣,更多人则是对着天空大声呼喊。数字倒计时带来的仪式感,让这个寒冷的冬夜变得格外温暖。

"快看!"妈妈突然指着我的手机。班级群里,班长发来一张照片:黑板右上角的高考倒计时牌显示着"183天"。照片下面,同学们纷纷发出"加油"的表情包。我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突然想起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这些数字不是压力,而是提醒。"

第二天清晨,我被智能手环的震动唤醒。屏幕上显示"6:30",这是我为寒假制定的晨读时间。推开窗户,冬日的朝阳刚刚升起,小区里只有零星几个晨练的老人。我翻开英语单词本,呼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结成小水珠。手环每隔25分钟就会震动一次,提醒我休息5分钟。这些跳动的数字,像是一位严格的教练,督促着我保持节奏。

中午帮妈妈做饭时,我注意到电饭煲上的数字显示屏。"45分钟"的倒计时开始跳动,妈妈笑着说:"现在的电器真聪明,连米饭煮多久都算得清清楚楚。"蒸汽从锅边溢出,带着米饭的香气。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凭经验判断米饭的熟度,现在这些数字让烹饪变得精确又轻松。

晚上整理书桌时,我无意中翻出去年的跑步记录本。那些用红笔圈出的数字特别醒目:"3月12日,5公里,31分45秒"、"5月20日,10公里,1小时05分"。指尖抚过这些已经有些褪色的字迹,仿佛又感受到了当时跑完全程的畅快。数字不会说谎,它忠实地记录着我的每一次坚持与突破。

临睡前,手机屏幕亮起,是爸爸发来的消息:"今天走了12568步,占领了你的封面!"我忍不住笑出声,回了一个"大拇指"的表情。在这个数字闪耀的时代,连亲情都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躺在床上,我想起今天看到的每一个数字。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更是温暖的记忆,是努力的见证,是科技带来的便利,也是连接情感的纽带。当数字闪耀时,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BRTV新闻、Deepseek

编辑:霍天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