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6月15日

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麻醉科专家

张军桥医生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Kigamboni海域

英勇施救一名落水民众时

不幸溺水牺牲

年仅38岁


图片


他将救生衣让给了落水者……



张医生在现场发现一位坦桑尼亚女性落水后,毫不犹豫跃入海中施救,并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落水者,成功将其托举上岸,但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水流卷走,不幸牺牲。


微信公众号“坦桑小灵通”写道,张医生的离世,在坦桑尼亚社会引发强烈反响。拥有逾73万粉丝的知名公益人士Godlisten Malisa(Instagram账号:@malisa_gj)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详细讲述了张医生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并写道:“张医生用生命托起了一位坦桑尼亚民众,也托起了中坦之间最珍贵的友谊。”


Malisa的发声迅速引发广大网民的共鸣,众多网友留言缅怀,称他是“最值得尊敬的中国医生”。


图片

他是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



张军桥,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也是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在2024年4月举行的中坦建交60周年招待会上,张军桥受邀发表演讲:“中国医生救死扶伤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这也是我们到非洲来的意义,这更是我们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


在坦工作期间,张军桥不仅参与临床工作,还积极培训本地医护人员,引入中国先进麻醉技术,深受坦桑医护同行和患者好评。


图片
张军桥(左二)正在教当地医生学习使用医疗设备。


图片

张军桥自费购买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慰问孤儿院。


他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医生,请为这个孩子取个中国名字吧。”就在今年3月份,媒体采访时,一位坦桑尼亚母亲恳切地说。


数日前,她的孩子被发现患有巨大腹壁疝,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贫困的家庭一度陷入绝望。危急时刻,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成员们帮助患儿前往穆希比利国家医院诊治,并承担了全部医疗费用,才让他重获新生。出院前,这对母子特地找到张军桥,希望通过名字永远铭记中国医疗队的恩情。


就叫他‘齐鲁’吧,那代表我们祖国的山东省,也是我们这组医疗队员共同的故乡,愿两国人民心手相连、情谊永恒。”就这样,8岁的坦桑尼亚小学生路易斯·阿里·卡托次,有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中国名字。


在坦桑尼亚的穆希比利国家医院,张军桥专门安排了固定时间,对当地医生进行培训。可视喉镜气管插管、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我国早已普及,但是当地条件受限还未开展,麻醉诱导时容易出现插管困难问题。他知道真正的援助不能仅靠设备支持,更要“授之以渔”,真正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张军桥通过所在的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和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向当地麻醉科捐赠了价值10多万元人民币的可视喉镜,并逐步在当地医院建立“困难气道”插管临床路径……用各种方式指导当地医生去理解、去实践。


张军桥带领医疗队为坦桑尼亚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图片
▲张军桥(右)和当地医护合影。

“能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每当听到坦桑尼亚患者说“谢谢你们,中国医生”时,张军桥都很自豪。这是每一位援外医生的夙愿,以仁心仁术,赢得当地百姓的敬重和信任,医者传承跨越国界,无私奉献,书写友谊新篇章。

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



据了解,张军桥医生曾多次见义勇为,获得“山东好人”、国家卫健委“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个人”“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记者注意到,就在十多天前,医院官方微信发文称,正在坦桑尼亚工作的张军桥获评“在青春建功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青年个人”荣誉称号。


图片
图片


去年9月,医院也曾发文庆祝张军桥入选2024年度全省高校“发现榜样”。


图片

2020年6月,“摆摊普及心肺复苏”的张军桥医生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


张军桥医生

一路走好!


本文转载自『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整理自辽沈晚报、澎湃新闻、坦桑小灵通、中国青年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



● 反邪专区
图片





● 参与活动
图片
图片





● 往期精选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举报/反馈

中国反邪教

210万获赞 104.9万粉丝
中国反邪教官方百家号
中国反邪教官方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